00.前言
公元713年,权力滔天的太平公主事败被诛,她的子女们几乎无一幸免,被李隆基下令赐死。
但奇怪的是,这其中不包括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。
为什么李隆基会对他网开一面?是私人感情、政治算计,还是另有隐情?
01.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恩怨
要理解薛崇简为什么能活下来,我们得先回到那个时代。
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,但宫廷内部却从不平静。
展开剩余85%太平公主作为武则天的小女儿,从小就生活在权力的中心。
武则天是中国唯一的女皇帝,她的统治风格强硬,太平公主耳濡目染,也学会了玩弄权术。
武则天去世后,唐朝的皇位争夺更加激烈。太平公主凭借母亲的影响力,成了朝中一股强大的势力。
李隆基是后来的唐玄宗,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非凡的才干。
但起初,他并不是皇位的直接继承人。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间,既有合作也有冲突。
太平公主想通过控制皇权,来维持自己的地位,而李隆基则野心勃勃,想要一统天下。
两人在政治上明争暗斗,就像下棋一样,每一步都关乎生死。
710年,李隆基联手太平公主发动政变,推翻了韦后的统治。
这次合作让两人暂时站在一起,但胜利之后,矛盾很快就浮现了。
太平公主希望李隆基当个傀儡皇帝,自己幕后操纵。可李隆基不是省油的灯,他想要实权。
于是,曾经的盟友变成了敌人。宫廷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,每个人都在选边站队。
太平公主的子女们也卷入其中,有的支持母亲,有的可能暗中倒戈。
因此,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恩怨,不是个人仇恨,而是两大势力集团的较量。
当李隆基最终占据上风时,清算就不可避免了。
02.事败后的清算
公元713年,事情到了转折点。
太平公主意识到李隆基要对她下手,便策划反扑。
但李隆基先发制人,以谋反的罪名将她逮捕。太平公主被赐死,她的家族也随之遭殃。
李隆基下令处死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女,这是当时常见的做法——铲草除根,防止后代复仇。
历史记录显示,太平公主的子女中,长子薛崇训、女儿们都被处决。整个家族几乎被灭门,血腥场面令人不寒而栗。
唐朝的律法很严厉,对于叛臣贼子,皇帝往往不会手软。
李隆基这么做,一方面是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,另一方面也是杀鸡儆猴,警告其他潜在的反抗者。
但就在这一片杀戮中,薛崇简却得以逃出生天。他没有被处死,而是被赦免了。
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震动,人们可能会想,是不是李隆基心软了?或者是薛崇简有什么特殊之处?
事实上,李隆基并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。他在政治上很果断,甚至可以说冷酷。
那么,为什么独独放过薛崇简?这得从薛崇简本人和李隆基的关系说起。
03.独活的次子
薛崇简是太平公主的次子,在家族中不算最显眼,但历史资料暗示他可能和李隆基有私交。
一些史料记载,薛崇简在年轻时就和李隆基走得很近。两人可能是朋友,或者至少是政治上的盟友。
在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斗争中,薛崇简没有完全站在母亲一边,反而在某些关键时刻支持了李隆基。
举个例子,在710年的政变中,薛崇简可能参与了李隆基的行动。虽然不是主要角色,但他的贡献足以让李隆基记住。
当太平公主事败后,李隆基回顾过去,觉得薛崇简是“自己人”。在那种你死我活的环境下,这种私人关系可以救命。
此外,薛崇简的性格和行为也可能帮了他。历史说他比较低调,不像其他兄弟姐妹那样张扬。
太平公主的子女中,有的公开反对李隆基,但薛崇简可能保持了中立,或甚至暗中报信。
李隆基是个精明的统治者,他不会无缘无故杀人。如果薛崇简没有构成威胁,反而有用处,留他一命就显得合理了。
还有一种可能,李隆基想通过赦免薛崇简,来展示自己的仁慈。
政治斗争不仅仅是杀人,还要收买人心。放过一个无关紧要的成员,可以让李隆基看起来更大度,从而赢得更多支持。
毕竟,全面屠杀可能会激起反弹,而选择性赦免能平衡恐怖与宽容。
04.结语
李隆基放过薛崇简的原因不是孤立的,而是相互影响。他的决策基于综合考量,而不是一时冲动。
纵观历史,权力斗争中,自己能否生存下来,往往取决于你在关键时刻的选择和关系网。
历史不是非黑即白的,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。
发布于:江西省恒正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